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蚕种管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4:56:19   浏览:99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蚕种管理的通知

农业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蚕种管理的通知
农业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产茧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牧渔业、林业)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江苏、广东、山东省丝绸公司:
为制止一些地区在蚕种生产、经营上的混乱现象,严格控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维护蚕种市场秩序,切实保障蚕业健康发展,保护蚕农利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加强桑蚕茧收购经营管理的通知》(国办明发电〔1994〕11号)精神,现就加强蚕种管理的有关事项
通知如下:
一、加强蚕种生产经营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凡从事蚕种生产经营者,必须依法进行企业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坚决取缔未经核准登记擅自开业从事蚕种生产经营活动。
二、蚕种生产严格实行三级繁育(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四级制种(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制度。繁制蚕种,必须严格执行蚕种生产技术规程和蚕种质量检验办法,符合省级蚕业主管部门下达的蚕种生产规划和杂交组合形式,接受蚕业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监督、检
查和管理。未经审定通过的蚕品种,不得繁制推广。
三、建立蚕种场和设立原蚕区,必须经省级以上蚕业主管部门审批。蚕种场和原蚕区以无微粒子病、无环境污染为先决条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养蚕设施、设备和桑园基地、技术管理人员等,交通方便,水源充裕。
四、严格实行蚕种质量检验制度。蚕种生产必须严格进行微粒子病的母蛾检验。母蛾检验工作由省级蚕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进行。其中三级原种由省级蚕种质量检验机构统一检验,普通蚕种由省级蚕种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或由省级蚕业主管部门指定的蚕种质量检验机构分片检验。蚕种
质量检验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或省级规定的蚕种质量标准进行全面检验。经检验质量合格的蚕种核发省级《蚕种质量合格证》;经检验不合格的蚕种必须就地监督烧毁。对严重发生微粒子病的蚕种生产单位,必须立即责令停产,限期整顿。
五、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对蚕种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蚕种生产和经营的正常秩序。销售的蚕种必须按国家或省级规定统一包装,并在包装上注明品种、杂交组合、卵量、繁育年期批次、制种单位名称,贴附《蚕种质量合格证》。未取得《蚕种质量合格证》的蚕种一律不得上
市销售。
六、各地蚕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对蚕种生产和经营加强管理,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并将执行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及时上报。



1995年3月1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的通知
1995年6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坚决贯彻“严格执法,狠抓办案”的工作方针,集中力量查办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取得了显著成绩。绝大多数检察机关在执法活动中认真贯彻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指示,严格执行法律和有关规定,维护了中央权威和法律的严肃性,维护了上级机关的威信。但也确有少数检察机关不执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决定,对上级的指示、决定、批复敷衍塞责、故意拖延,甚至顶着不办、公然违抗;有的对上级禁令和规章制度置若罔闻,违反规定办事甚至违法办案。这种不良现象破坏国家法制建设,损害检察机关形象,危害很大。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严格、正确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现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法,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查办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监督执法,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任。保证检察机关政令畅通,做到令行禁止,是贯彻“严格执法,狠抓办案”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各级检察机关都要切实把服从上级指示,执行上级决定作为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加强对全体检察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教育,增强检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进一步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工作的领导。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的上下级领导关系是保证检察工作上下一贯的重要制度。为了保证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各项检察工作指示、决定的贯彻执行,上级检察院要切实负起责任,全面加强对下级检察院各项工作的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大力支持下级检察机关严格执法,秉公办案。对于因严格执法而遭到打击报复或不公正待遇的检察干部,要依靠党委、人大采取措施,依法保护。对执法不严或执行上级指示不力的,要批评教育,坚决纠正。下级检察院要自觉接受上级检察院的领导,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报告的要报告。对上级检察院的指示和决定,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有不同意见可及时反映,但不能停止执行,更不准擅自改变。
三、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对执法活动的干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各级检察机关要增强严格执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的责任感,坚决依法办案,依法办事。要依靠上级检察机关和当地党委的支持和帮助,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对执法活动的干扰,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作斗争。
四、切实加强对各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拒不执行上级检察机关的决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按《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将选择典型事例,严肃查处,并通报全国。各省级检察院也要坚决查办此类事件,不能姑息迁就。对于那些目无法纪、妄自尊大、性质严重的有关领导,根据《检察官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建议本级人大常委会予以撤换。
五、各级人民检察院要在第三季度对执行上级检察机关指示、决定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总结,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改进的措施。各省级检察院要在年底前,将检查总结情况向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书面报告。


执行程序中离婚逃债行为的认定及处理

朱凯


  在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多数是挖空心思规避法律,逃避执行。其中利用假离婚逃避债务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一般都表现为在法院调解离婚或者是在民政部门协议离婚,约定将全部或大部分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而对外欠债的一方则承担全部债务,导致债务人在表面上无财产可供执行,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被执行人给付义务未清偿完毕前,通过离婚途径将应分得的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其个人财产的全部或大部分放弃分割给对方所有,或赠与给子女所有,同时自己承担全部或大部分债务,致使权利人无法实现债权的行为,均属通过离婚途径规避债务的行为。该债务可以是被执行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个人债务,也可以是共同债务。对被执行人原配偶的财产以及子女受赠与的财产能否执行?如何处置?目前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均无明确规定。如何通过司法途径予以救济,已成为在执行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也是如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一、被执行人离婚逃债行为的认定

  在进入执行程序后,主要有以下几种离婚逃债行为:(1)债务产生后,未进入诉讼程序,债务人便和其配偶离婚,以逃避债务。(2)执行法律文书诉讼过程中债务人和其配偶离婚逃避债务。(3)执行法律文书生效后未进入执行程序,债务人离婚逃债。(4)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离婚逃避债务。
实践中离婚逃债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法院调解离婚。二是自行达成财产分割协议,通过民政部门离婚。
(一)通过行政程序办理假离婚手续以逃避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1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系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被执行人常常利用该条对夫妻共同财产处理规定的不明确,到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办理假离婚,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给其配偶以逃避债务。
(二)通过诉讼程序办理假离婚手续以逃避债务
  即夫妻双方到人民起诉离婚,通过法庭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给无债务一方,目的是以合法形式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认定被执行人是否借假离婚逃避债务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查、综合分析。首先应当询问申请执行人。一般来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也会比较了解被执行人的婚姻状况及家庭财产情况,是人民法院判断被执行人是否借假离婚逃避债务案件的重要线索。但是,由于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存在着利害关系,因此,对其提供的信息应当慎重对待。其次,执行人员应当询问基层群众组织。居委会、村委会是群众性基层组织,他们最了解被执行人的婚姻状况、财产情况,并且他们与被执行人无利害关系,提供的信息也是比较真实的,是人民法院判断被执行人是否借假离婚逃避债务案件的重要信息来源。最后,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邻居、亲友等也都是获取被执行人离婚真相的可靠来源。

二、构成离婚逃债行为应符合的条件

  一般而言,构成离婚逃债行为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执行人必须有离婚逃债的行为存在,即被执行人实施了旨在逃债的违法行为,它是一种违法行为。
2、该行为发生在债务产生后,包括债务产生后诉讼前、执行法律文书诉讼过程中及法律文书生效后。
3、该行为必须是被执行人故意所为。(1)在离婚时向有关机关故意隐瞒债务;(2)分割债务时未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是在暗中对可供被执行财产进行处分的;(3)财产分割明显不公平,表现为将被执行人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分给被执行人配偶,或者被执行人配偶分得全部夫妻共同财产,被执行人仅分得少量随身物品,而债务全部由被执行人承担。
4、行为人必须是实施离婚逃债行为的人。
5、其处分财产尚未被明确为执行标的,即不是法律文书中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也不是已被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是将来可能成为执行对象的财产。

三、对离婚逃债行为的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第2款规定,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约定(财产分割约定)其约定无效。《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在执行程序中,遇到涉及离婚逃债问题的执行时,应根据《婚姻法》第41条、《民法通则》第87条的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且互负连带清偿责任。因此,夫妻离婚时,无论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如何处理,也仅仅是离婚夫妻之间就该笔债务的最终归属所作的处理,仅对离婚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对债权人不产生法律拘束力,除非该约定已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无论夫妻在离婚时有无逃避债务行为,只要能确认该笔债务属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离婚夫妻双方均应共同清偿,并承担连带责任。
  虽然目前根据相关执行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离婚逃债的情况下可根据实体法裁定追加被执行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但离婚逃债行为实属一种无效民事行为,其行为应自始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1条已明确规定,如果依有关实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可根据实体法认定离婚逃债的被执行人与其配偶财产分割协议无效,裁定追加被执行人配偶为被执行人,此做法在实践中已取得成效。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追加夫妻一方为被执行人,应当在其接受财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而不得超出其接受的分割共同财产的范围。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朱凯